【劳务实名制管理办法】为加强建筑行业劳务用工管理,规范施工人员信息登记与动态监管,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,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管理要求,制定本《劳务实名制管理办法》。该办法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劳务人员的全过程、全周期管理,确保用工合法合规,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。
一、管理目标
序号 | 管理目标 | 内容说明 |
1 | 规范用工行为 | 明确用人单位责任,杜绝非法用工、欠薪等问题 |
2 | 提高用工透明度 | 实现劳务人员信息可追溯、可查询 |
3 | 强化安全管理 | 通过实名制管理,落实安全教育与培训责任 |
4 | 提升项目管理效率 | 利用信息化平台优化人员调度与考勤管理 |
二、适用范围
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在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单位、劳务分包单位及施工人员,涵盖新建、改建、扩建等各类建筑工程。
三、管理内容
项目 | 内容说明 | |
1 | 人员信息登记 | 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进行身份信息登记,包括姓名、身份证号、联系方式、岗位、所属单位等 |
2 | 实名制系统录入 | 通过统一的劳务实名制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录入与更新 |
3 | 考勤管理 | 每日记录施工人员出勤情况,支持打卡、人脸识别等多种方式 |
4 | 工资发放监督 | 建立工资发放台账,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至本人账户 |
5 | 安全教育培训 | 对进场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,并记录培训情况 |
6 | 动态监控 | 通过系统实时掌握人员流动情况,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|
四、管理职责
责任主体 | 主要职责 |
施工单位 | 负责组织落实实名制管理,建立人员档案,确保信息真实有效 |
劳务分包单位 | 配合施工单位完成人员信息登记、考勤及工资发放等工作 |
监理单位 | 对实名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,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|
建设单位 | 负责协调各方,确保实名制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|
五、实施要求
1. 信息真实准确:所有录入信息必须真实、完整,不得伪造或篡改。
2. 系统常态化运行:各项目应配备专人负责实名制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。
3. 定期检查与考核:建设主管部门将定期对实名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,并纳入信用评价体系。
4. 加强宣传教育: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实名制管理的重要性,提高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和配合度。
六、附则
1.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,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。
2.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,但不得与本办法相抵触。
3.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,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。
结语
劳务实名制管理是当前建筑行业规范化、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举措。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,不仅能提升项目管理水平,还能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。